低水平病毒血症(LLV)是 HIV 感染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(ART)后常见的临床现象,虽未达到 “治疗失败” 标准,却可能悄悄影响治疗效果。
一、 LLV 的发生机制:为何病毒 “降不下去”?
LLV 的出现并非单一原因,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主要可分为两类:
1. HIV 持续复制,即体内病毒仍在 “主动繁殖”,原因包括:
耐药问题:HIV 发生突变,对当前 ART 药物敏感性下降,导致药物无法完全抑制病毒复制。
依从性不佳:漏服、错服药物,或药物储存不当(如高温失效),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不足。
⚡药物相互作用:同时服用其他药物(如某些慢性病药物),可能影响 ART 药物的吸收或代谢,降低疗效。
⚡免疫豁免部位复制:病毒在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(如中枢神经系统、生殖道)持续复制,释放到血液中形成低水平病毒血症。
2. 潜伏感染细胞的病毒表达,即病毒 “潜伏库” 被激活,原因包括:
潜伏细胞激活:原本 “沉睡” 的 HIV 潜伏感染细胞被唤醒,释放病毒颗粒,但因 ART 药物存在,无法完成完整复制周期,仅形成低水平病毒血症。
细胞克隆扩增:携带 HIV 前病毒的细胞通过自我复制增多,释放病毒到血液中,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治疗的患者,也是 “非抑制性病毒血症(NSV)” 的主要原因。
二、真实世界数据提示:LLV 暗藏两大风险
近期两项基于中国 HIV 患者真实数据的研究,揭开了低病毒血症、可能暗藏着治疗失败或慢性病风险。
研究一:贵州 2.8 万患者数据揭示 —— 低水平病毒血症增加治疗失败风险
发表在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》的研究,分析了 2016-2022 年贵州省 28,613 名 HIV 感染者的治疗数据,得出三个关键结论:
发生率不低:约 33.7% 的患者出现过低水平病毒血症,其中低水平(50-199 copies/mL)占 20.7%,中高水平(200-999 copies/mL)占 12.9%。
病毒载量越高,失败风险越大:
低水平组:6.2% 出现治疗失败;
中水平组:11.8% 出现治疗失败;
高水平组:13.7% 出现治疗失败。
这些因素更易引发低水平病毒血症:
风险因素:50 岁以上开始治疗、使用二线或其他治疗方案;
保护因素:女性、苗族 / 侗族、基线免疫细胞(CD4+T 细胞)计数较高。
研究二:7 年追踪发现 —— 低水平病毒血症还可能升高糖尿病风险
另一项发表在《BMC Medicine》的研究,对 8,731 名 HIV 感染者进行了 7 年随访,聚焦低水平病毒血症与糖尿病的关联:
血糖轨迹预警:持续性低水平病毒血症患者中,9.29% 出现血糖 “快速升高”(从正常范围升至糖尿病标准),是病毒完全抑制者的 2.5 倍(p<0.001)。
注:基线空腹血糖异常(FBG)。“稳定组”定义为FBG水平持续保持在6.0 mmol/L以下,在随访期间波动小于1.0 mmol/L的个体,并用作比较的参照组。在随访期间FBG显著升高的参与者被归类为“快速升高”组,定义为FBG水平从相对较低的基线(6-7 mmol/L)逐渐升高至异常高的水平(FBG>9 mmol/L)。
病毒抑制(VS):VL 持续 < 50 copies/mL;短暂性低水平病毒血症(blips):单次 VL 51-999 copies/mL,前后 VL 均 < 50;持续性低水平病毒血症(LLV):至少连续 2 次 VL 51-199 copies/mL;LV:blips 和 LLV 的统称。
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:
短暂性低水平病毒血症(单次出现):糖尿病风险是完全抑制者的 1.4 倍;
持续性低水平病毒血症:糖尿病风险升至 1.74 倍。
糖尿病定义:连续 2 次 FBG≥7 mmol/L(间隔 30-180 天)。
35-49 岁人群持续性患者糖尿病风险是同龄抑制者的 2 倍!
原因在于,低病毒血症会引发持续的免疫激活和慢性炎症,损伤胰岛素敏感性,最终导致血糖调控异常。
真实世界数据带来的临床启示:别忽视 “轻微异常”
两项研究均基于中国 HIV 患者的真实治疗数据,覆盖不同年龄、民族、治疗方案人群,结论对临床管理有重要意义:
加强监测:即使病毒载量未达 “失败” 标准,也需定期复查,尤其是中高水平或持续性低病毒血症患者。
个体化干预:对 50 岁以上、使用特定治疗方案的高风险人群,可提前调整治疗策略,保护免疫功能。
关注代谢健康:低病毒血症患者需同时监测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。
参考文献:
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艾滋病学组,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,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诊疗质控管理专业委员会. HIV感染人群低病毒血症管理专家共识(2025版)[J].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,2025,18(01):6-18.DOI:10.3760/cma.j.issn.1674-2397.2025.01.002
Tao C, Wei L, Aung MT, et al. Low-level viremia increases the risk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people with HIV in China: a 7-year ret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. BMC Med. 2025;23(1):350. Published 2025 Jul 1. doi:10.1186/s12916-025-04166-z
Zheng Y, Zha X, Long H, et al. Prevalence of low-level viremia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/AIDS and its impact on virological failure in Guizhou Province, China. Front Public Health. 2025;13:1535285. Published 2025 Jul 30. doi:10.3389/fpubh.2025.1535285
标题:真实世界数据敲警钟:HIV治疗中的“低病毒血症”,可能藏着治疗失败与糖尿病
地址:http://www.bafangchuanqi.cn/jkcs/37058.html